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旧专题专栏 > 网上展厅 > 珍贵档案征集 >
珍贵档案征集

长征战士汪小川

作者:柯万英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7-19     浏览:


 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,红军队伍面对的是地上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,天上无数的飞机轮番轰炸,前途是荒无人烟的千里沼泽,抬头是耸入云霄的巍峨雪山,还有滔滔大河,滚滚洪流,以及仇视汉人的少数民族。

  汪小川(1913—2005),谱名汪全璜,笔名汪哮春,岳西县青天乡人。1929年在汪氏宗祠读书期间,因共产党员校长汪寅斋和教师王盛楷、杜衡香的引导,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任宣传委员。1930年4月25日,参加霍山县第四乡武装暴动,当选为乡文教委员,后又加入赤卫队,转战于霍山县大化坪、西美店、太阳畈、燕子河、头陀河和舒城县、潜山县等地。

  1930年秋,敌人大举进攻苏区,斗争形势日趋恶劣,汪小川接上级通知:隐蔽待命。遂与几位同志经舒城县出走九华山,以教书为掩护隐蔽于岭上苏。半年后,接到原领导汪君烈来信,组织对他另有安排。汪小川迅速回到江北,被安排到合肥团县委做农运工作。

  1931年11月,受组织派遣,汪小川化名汪家贵,到国民党陈调元部做兵运工作。1932年3月,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司令员指挥下,向六安苏家埠国民党军发起进攻。陈调元部奉命赴六安支援国民党军。在将要同红军作战时,汪小川越过战线,回到红军队伍中。从此,汪小川成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名战士,转战于鄂豫皖边区。

  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0月建立,原为鄂豫皖根据地的起义部队,下辖第四军、第二十五军、第九军。徐向前任总指挥,陈昌浩任政治委员,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。

  1932年10月,因张国焘路线错误,红四方面军反“围剿”失败,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,征战通江、巴蜀,直达川北。1933年,汪小川在四川通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1935年3月,汪小川跟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。6月,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。8月,两军混编后改为左、右两路军继续北上。红四方面军主力和总司令部为左路军,毛泽东、洛浦、博古、周恩来指挥的一方面军主力为右路军。

  到达阿坝后,张国焘分裂中央,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,向南退却。南下途中,红军损失严重,10万之众减为4万余人。

  在党中央和朱德、徐向前等高级将领的努力斗争下,红四方面军终于回到正确道路上。1936年10月,同红一、二方面军在会宁会师,红四方面军及总部仅剩21000余人。这是汪小川的第一次长征。

  1936年11月10日,中央军委决定组成西路军,陈昌浩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政委,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,王树声任副总指挥。汪小川任三十军宣传部部长,参加了西路军的又一次长征。

  西征途中,陈昌浩等意图通过新疆到达苏联,以取得国际援助。西路军在国民党马步芳、马步青等部的围追堵截之中,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最后弹尽粮绝,力竭无援,仅剩2000余人。汪小川亲历了无数次生死搏斗,亲见了无数战友倒地牺牲。

  汪小川在他的回忆作品《冲出绝境》中写道:“西征途中,敌人派出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。红军被迫穿过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,翻越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,走过干涸荒凉的大沙漠,与顽敌、与大自然拼搏,直至弹尽粮绝,尸骨遍野……这场战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次最严重和惨痛的失败。”其《出绝境》诗云:冰封雪谷亦天街,飞鸟难通铁甲来。绝境望生人惫极,万堆尸骨待收埋。

  《汪小川传》写道:“队伍进出祁连山,无边的沙漠、冰雪、马匪骑兵、冲杀、夜行军、饥饿、寒冷、疲劳、困乏……倒在阵地上的重伤员,拒绝了战友的担架,抓住一个手榴弹,咬开盖子后向敌人滚了过去……一个班长,两脚受冻坏死,肿得像两只熟透了的大紫茄子,脚后跟还流着血水,血水又和毡子黏结在一起,为了不拖行军部队的后腿,他用最后的力气滚下了山坡。连冰雪都没有的时候,战士以马尿解渴。穿着烂草鞋,披着破布片,他们依然走进了荒无人烟的草地雪山。20多个人,就能跟好几百敌骑拼杀。没有子弹,大家拔出战刀,冲入敌阵,展开肉搏……”

  汪小川回忆:川西北若尔盖地区的沼泽草甸,长500余里,宽300余里,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。草甸泥泞不堪,浅处没膝,深处没顶,远远望去,似一片灰绿色的茫茫海洋,鸟兽绝迹,人烟荒芜。人和骡马须脚踏草丛根部,沿草甸前进。若不慎陷入泥潭,则愈陷愈深,乃至灭顶,无法相救。红军过草地时正逢雨季,气候变幻莫测,战士死亡无数。汪小川的同乡战友、曾任头陀河区苏维埃委员的陈明道,即在草地沼泽中牺牲。

  鉴于红军队伍陷入极端困境的现实,1937年3月14日,西路军召开师团以上干部会议,决定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,将余部编为左支队,由程世才、李先念率领往西打游击。不久,左支队接到中央指示:“设法去新疆!”

  汪小川与左支队的同志们一路与敌战斗,最后仅突围出400余人。4月底,部队先后到达新疆星星峡。5月1日,陈云到达星星峡,见到遍身褴褛,骨瘦如柴的将士们,含泪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同志们辛苦了!”

  汪小川是烈火淬炼的革命者,是长征幸存者之一。他后来写了很多回忆西路军和悼念长征战士的诗句:“踏遍荒沙凭战地,空倾老泪哭朋雄。”“乡里音容宛在目,军中楷范足铭心。每逢集庆功勋日,暗地莫名唤几声。”“何求引接仙凡路,梦里逢呼话半生。”

  此后,汪小川被陈云同志安排担任《新疆日报》记者、编辑,后被提拔为副社长,并受到周总理的接见。1940年,进入中央党校学习,结业后担任延安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、晋绥军区政治部、宣传部部长。

  1945年,汪小川调到吉林,历任县委书记、省委政研室主任、省委民运部副部长等职。1951年后,历任东北局宣传部副秘书长,长春市委第二书记,东北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。1956年秋,调任贵州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。文革期间被打成“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”;1973年恢复工作,任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部长;1977年,调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;1980年,调任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、正部级副局长,直至离休。

  汪小川对故乡一片赤子之心,2002年与妻子肖明捐款5万元,并动员其他在京乡友捐款,建立“肖川助学基金”,资助岳西贫困学子。

  2005年1月14日,汪小川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92岁。其病重期间和逝世后,国家主要领导人朱镕基、温家宝、曾庆红、贺国强、王刚、李岚清等分别以不同方式给予关心和慰问。2005年1月28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悼念汪小川的文章。

  汪小川著作有《冲出绝境》《山寨人家》《招魂歌》《中国历史小故事》《汪小川诗词选》等。他以赤子之心,歌颂人民,歌颂领袖,歌颂时代。其思想深刻,见解独到,笔锋犀利,风骨嶙峋。

  汪小川去世后,子女们遵其遗嘱,将一半骨灰安葬在故乡青天畈无粮嘴,一位为了民族大业远行万里的游子,终于落叶归根。

分享
版权所有: 安庆市档案馆  办公地址: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 查档服务:0556-5346619  联系电话:0556-5346574  皖ICP备13002621号-1
Copyright © 2020 www.aqda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 访问次数
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70号